发展理念:以路为本,科技创新,产融结合,综合开发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  /  新闻动态  /  本院动态  /  正文
王永清副院长受邀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进行题为“聚焦科研引领,突出创新驱动”访谈
发布时间:2020-03-05  文章作者: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网站

主持人:各位网友,大家好!今天我们请到了西安公路研究院副院长王永清,与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。王院长,您好!


嘉宾:各位网友大家好!主持人好!很高兴能通过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门户网站与大家交流。

主持人:首先,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西安公路研究院基本情况。

嘉宾:好的,西安公路研究院原名西安公路研究所,始建于1960年,原隶属于交通部,1975年与陕西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合并,现隶属于陕西省交通运输厅,2000年底转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。2009年经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批准更名为西安公路研究院。2011年被认证为西安市“高新技术企业”。西安公路研究院目前是国内交通行业规模较大,集科研、交通规划、勘察设计、试验检测、软件开发、监理、施工、仪器和道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、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科研机构。全院职工366人,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5人,高级工程师129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,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,陕西省三五人才4人。博士学位10人,硕士学位136人。西安公路研究院现拥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甲级监理资质、交通工程机电专项监理资质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综合甲级资质、交通运输行业环境监测资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公路行业(公路、特大桥梁、特长隧道、交通工程)专业甲级设计资质、公路工程勘察综合甲级资质、建筑业承包通信、监控、收费等综合系统工程施工资质、国家发改委甲级工程咨询资质(2个甲级资质和1个丙级资质)、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园林绿化施工二级资质,省发改委批准的陕西省首批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机构和评审机构”。“陕西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”、“陕西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”均挂靠在院内。

主持人:研究院作为科研机构,取得了那些科研成果,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那些成就?

嘉宾:自“七五”以来,西安公路研究院共承担交通科技项目400余项,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余项、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10余项、陕西省科技进步奖70余项的优异成果。申请专利100余项,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,软件著作权6项。我院承担陕西省交通行业地方标准共计60余项,34项公路交通运输地方标准获得颁布。近年来我院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,在科研课题立项过程中,主要审核其转化效率、市场前景、工程实用性、特别注重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,使科研从开始便具有较强的转化性能,为成果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目前在新材料方面形成产业化的项目10余项,新技术方面5项,新工艺方面4项,新设备2项,成果转化率到达了20%左右。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:在新材料方面,研究院研发的PA-1型抗剥落剂成功地解决了酸性石料和沥青的粘附性难题,使酸性石料作为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应用到沥青路面的铺筑中,增加了沥青混合料所用石料的品种,实现了项目建设就地取材,节约了项目建设费用。该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,拥有自己的生产线,累计销售10000余吨,实现利润约2000万元。“HTC-08透层油”产品在半刚性基层上具有良好的渗透性,解决了同类产品渗透性、抗冲刷性差、含煤油稀释剂对空气带来污染等问题,有效提高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过渡效果,减缓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发生。该成果在全国近10个省市,60多个工程项目,3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。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,拥有自己的生产线,累计销售5000余吨,实现利润约400万元。在新技术方面,“钢板-混凝土组合加固桥梁技术”使得加固后的桥梁结构承载力高、刚度大、耐久性好并且施工快捷。已成功应用省内外多座危桥的加固维修工程,节省工程费用约45000万元。“建筑垃圾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”使建筑垃圾废旧材料再次作为一种材料应用于道路路基填筑,基层及底基层材料、地基处理材料等方面。建筑垃圾的再生应用解决了建筑垃圾围城、处理难的难题,为地方及国家节省了大量土地资源。解决5000万吨建筑垃圾可以节约土地100亩。研究成果在我省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修筑中得到大面积应用,为项目建设节约了费用并处理了沿线地区大量的建筑垃圾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。在新工艺方面,“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”的研究成果是混凝土路面的一次技术革命,实现了混凝土路面200米内不设伸缩缝。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新型路面结构,解决了普通水泥混凝土由于接缝产生的损害问题,改善了行车舒适性,降低了混凝土路面接缝的养护费用,提升了混凝土路面的承载能力,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。累计铺筑面积150000多平方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在新设备方面,“自调坡均压支座垫板系统”产品结构简单、安装方便,通过球形部与球形槽的配合,实现了梁体安装的自动调坡,且使得垫板受力均匀,解决了桥梁支座脱空、偏压等病害。采用自调坡均压垫板可节省大量费用,有效提高了桥梁支座的使用寿命。该成果在国内3个省市,5个工程项目,6家企业推广应用。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,累计销售3000余套,实现利润300万元。

主持人:针对省厅推进“三个交通”发展战略,咋们研究院如何制定科研发展规划?

嘉宾:针对基础设施、运输服务、信息化、安全应急、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,我院规划了五年科研发展的方向和重点,全面促进陕西交通运输科技的创新。(一)基础设施领域:针对陕西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工程,主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技术、工程检测诊断技术、新材料开发与水运技术等方向的关键技术研究,充分利用新材料、新结构、新工艺与新装备,提高设施耐久性与可靠度,降低全寿命成本,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。(二)运输服务领域:围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品质和效率,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,主要开展城市交通路网技术,综合交通运输技术,多式联运技术关键技术研究,引领交通运输服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。(三)信息化领域: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为适应交通信息化、智能化发展需求,运用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技术,主要开展数据采集与应用、交通运营管理技术、运输信息服务技术、信息化安全技术等方向的关键技术研究,为推进数字化行业管理、提高陕西交通运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。(四)安全应急领域:围绕提高安全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,主要开展防灾减灾技术、突发事件处治技术、道路安全保障技术、交通安全预防技术等方向的关键技术研究,全面提升交通安全应急水平。(五)节能环保领域:围绕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,主要开展公路废弃材料再生利用技术、节能减排技术、生态环境保护技术、新能源利用技术等方向的关键技术研究,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提供技术支撑。

主持人:针对院科研发展规划,如何落实创新驱动,助力“三个交通”?

嘉宾: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部署,全面落实全面落实厅党组建设“三个交通”的安排部署,持续巩固深化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成果,全力科学推进“三个交通”发展。一是切实提升科研能力建设。按照陕西省和省交通运输厅创新平台管理办法,督促指导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充分发挥其在新技术研发、人才团队培养、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龙头作用。二是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支持交通工作。集中专项资金和人才团队等资源,凝练、统筹重大研发需求,开展支持我厅“三个交通”工程建设科技计划项目,为提升行业管理、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。三是表彰先进,营造氛围。评选表彰一批为我院科技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,在全院营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浓厚氛围,推进科技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。



隐私声明   |   在线服务   |   联系我们   |   网站地图   |   繁體

电话:029-87827253   传真:029-87897866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六路60号